嘉庆抄了和珅的家,乾隆宠臣纪晓岚下场又如何?

Connor 欧意官网 2025-10-23 11 0

关于清代著名学者纪晓岚,坊间流传着诸多轶闻趣事,诸如其风流韵事、与乾隆皇帝机智对答等。在诸多影视作品中,纪晓岚常以铁齿铜牙的能言善辩形象出现,似乎无人能在口舌之争中胜过他。然而真实历史中的纪晓岚虽同样才华横溢,却在晚年鲜少发表政见。值得注意的是,历史上纪晓岚与和珅的关系远非影视剧所演绎的那般剑拔弩张,二人既非盟友也非政敌,那些精彩纷呈的斗智斗勇情节多为艺术创作。

这位从率真少年蜕变为深沉世故的朝廷重臣,究竟经历了怎样的人生历程?让我们一同探寻纪晓岚的传奇一生。

嘉庆抄了和珅的家,乾隆宠臣纪晓岚下场又如何?

1724年,纪晓岚降生于河北献县一个书香门第。其父纪荣淑先中举人后又考取进士,学识渊博且嗜书如命。在这样浓厚的文化氛围熏陶下,纪晓岚四岁便开蒙读书,较之同龄人提早了许多。少年时期的纪晓岚在科举之路上可谓一帆风顺:十七岁考取秀才,二十四岁时更在乡试中拔得头筹,成为当之无愧的解元。

嘉庆抄了和珅的家,乾隆宠臣纪晓岚下场又如何?

值得一提的是,当年主持乡试的主考官正是乾隆帝的恩师刘统勋。考试结束后,慧眼识珠的纪晓岚主动拜入其门下,二人由此结下深厚的师生情谊。然而人生总有波折,二十五岁时,纪晓岚在会试中意外落第。屋漏偏逢连夜雨,两年后其母又溘然长逝,这令纪晓岚痛不欲生,他始终为未能让母亲亲眼见证自己金榜题名而抱憾终身。

展开全文

嘉庆抄了和珅的家,乾隆宠臣纪晓岚下场又如何?

依照古制,纪晓岚需为母守孝三年。三十一岁那年,他重整旗鼓再战科场,最终以二甲第四名、全国第七的优异成绩高中进士,正式踏入仕途。初入官场的纪晓岚为求仕途顺遂,极尽所能地逢迎乾隆皇帝。在其传世的十六卷诗集中,竟有八卷半都是献给乾隆的颂圣之作。这些诗作不仅数量惊人,质量亦属上乘,气势恢宏又朗朗上口。

独具慧眼的乾隆很快注意到这位才子。短短三年间,纪晓岚便从无品级的庶吉士擢升为正五品的詹事府左庶子。更令人称奇的是,三十六岁时他竟被破格任命为山西乡试主考官,成为当时各省主考官中资历最浅的一位。在山西任上,纪晓岚事必躬亲,打破官场惯例亲自批阅每份考卷并详加批注,为考生指点迷津。这份认真负责的态度赢得了广泛赞誉,即便落第考生也对其感激不尽。此后乾隆又连续委以重任,先后命其担任会试同考官、乡试统考官及福建提督学政等要职,使其多次执掌国家抡才大典。

乾隆二十九年,时年四十一岁的纪晓岚迎来七十九岁高龄的父亲纪荣淑自河北老家前来福建探望。欣喜若狂的纪晓岚本欲为父亲隆重操办八十大寿,然老人家恐给儿子添麻烦,执意返程。谁曾想归途舟中,纪荣淑竟一病不起,最终客死异乡。纪晓岚为此痛不欲生,始终自责未能照顾好父亲。

嘉庆抄了和珅的家,乾隆宠臣纪晓岚下场又如何?

再度守孝三年后,乾隆念其才学,破格提拔其为从四品的翰林院侍读学士。这一职位在当时翰林院中仅次于掌院学士,对于四十五岁的汉臣纪晓岚而言,晋升速度可谓惊人。然而好景不长,两月后震惊朝野的两淮盐引案爆发。乾隆发现两淮地区官商勾结严重,历任盐政贪污公款高达一千零九十万两之巨。震怒之下,乾隆下令彻查此案并抄没涉案官员家产。

嘉庆抄了和珅的家,乾隆宠臣纪晓岚下场又如何?

时任两淮盐政卢见曾涉案最深,而其孙卢荫文恰是纪晓岚的长婿。得知此事后,纪晓岚做出了一个极其冒险的决定——暗中向卢家通风报信。他本意只是想让亲家有所准备,未料卢见曾竟将家产转移一空。乾隆察觉泄密后严令追查。负责此案的正是铁面无私的刘统勋,即便面对自己的老师张廷玉也毫不徇私。最终纪晓岚东窗事发,被贬至新疆军前效力。祸不单行,其三子也因此事受牵连,仕途受阻,婚事难成。

在新疆流放期间,纪晓岚痛定思痛,决心戴罪立功。他先后为六千余渔民解决户籍问题,更挺身而出阻止军方对偷采矿产的百姓赶尽杀绝。他亲自带兵围堵矿山,对百姓晓之以理,并为他们谋得正当生计。然而这些多为苦劳,最终还是在当地将领虚报军功的帮助下,四十七岁的纪晓岚才得以重返京城。

但重回翰林院的纪晓岚仕途几乎回到原点,仅任正七品编修。转机出现在乾隆三十七年,安徽学政朱筠上奏建议朝廷广征天下典籍以传承文化。首席军机大臣刘统勋极力反对,认为修书劳民伤财且易引发文字狱。但早有在文教领域树立权威之意的乾隆当即采纳建议,决定编纂《四库全书》。

嘉庆抄了和珅的家,乾隆宠臣纪晓岚下场又如何?

见事已成定局,刘统勋举荐纪晓岚担任总纂修。受命后的纪晓岚激动万分,当面向乾隆立下军令状。此后十四年间,从五十岁到六十四岁,他率领三百余名顶尖学者完成了这部旷世巨著的编纂工作。纪晓岚的修书功过参半:一方面他主持抢救了大量濒临失传的珍本古籍,编成中国古代最完备的《四库全书总目》;另一方面,乾隆在此期间发动四十八起文字狱,大量典籍遭篡改焚毁,作为总纂修的纪晓岚难辞其咎。

修书期间,纪晓岚仕途平步青云,六年内从七品编修升至从一品礼部尚书。但晚年的他常因参与毁书而心怀愧疚,自叹一事无成。直至嘉庆八年,八十高龄的纪晓岚仍心系社稷,上疏为受辱女性发声。他力陈当时要求被玷污女性以死明志的陋规之非,主张凡有抗争者皆应受表彰。这一建议终获嘉庆帝采纳,谕令全国施行。

评论